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> 201931
编号:13527558
颌面部外伤应用单纤维聚乙烯线缝合联合瘢痕贴的效果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9年11月5日 《中外医学研究》 201931
     1.2 方法

    对照组予以常规清创缝合法治疗,通过6-0可吸收线完成真皮层的缝合,以3-0普通缝线完成表皮的缝合,缝合完成后采用纱布包扎[5]。按照患者的恢复情况于术后6~7 d拆线。观察组予以单纤维聚乙烯线缝合与瘢痕贴联用,通过减张缝合法缝合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,促使肌张力均匀分布至皮下组织和真皮层深处,于伤口皮肤无张力的状态下进行缝合。以3-0可吸收线完成皮下深层组织的缝合,使用5-0可吸收线完成浅层皮肤的缝合,以6-0单纤维聚乙烯线缝合线完成伤口皮肤的缝合。表皮缝合过程中严格遵从逢中缝合、连续缝合的原则,且保证针间距为2~3 mm。术后对伤口予以加压包扎处理,并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[6]。按照患者的恢复情况选择术后6~7 d拆线,10 d后使用医用瘢痕贴对局部进行敷贴。

    1.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

   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、各项临床指标水平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[7]。(1)临床指标主要包括伤口愈合时间、瘢痕长度、伤口愈合评分。伤口愈合标准采用美国PUSH标准进行计分,愈合<0.3 cm2计1分,0.3~0.6 cm2计2分,0.7~1.0 cm2计3分,1.1~2.0 cm2计4分,2.1~3.0 cm2计5分,3.1~4.0 cm2计6分,4.1~8.0 cm2计7分,8.1~12.0 cm2计8分,12.1~20.0 cm2计9分,>20 cm2计10分。(2)不良反应主要包含瘢痕增生、伤口开裂及面部畸形。(3)治疗后6个月 ......
上一页1 2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828 字符